专访浙江大学屠幼英:茶叶深加工路上的逐梦人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专访浙江大学屠幼英:茶叶深加工路上的逐梦人

如今随着茶叶科研工作者们的努力,高新技术在茶业中的应用,使茶早已突破了单一的冲泡饮品概念,茶开始不知不觉的以各种形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今天《茶界半边天》的女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一直在茶叶深加工领域钻研奋斗的女战士,她就是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

正在浙江大学茶学系实验室内指导学生们进行茶叶内含物研究的就是屠幼英教授。1984年,大学学习生物化学的她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这是什么?一种农作物?当时的屠幼英面对茶叶而言,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门外汉

【访谈】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其实我是个门外汉,对茶叶来说我完全是门外汉,因为在我到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就是茶叶的种植加工,包括茶叶的生化理论,原来都不懂。

屠幼英回忆,她正式开展的第一项茶叶研究工作,就是做茶饮料。现在听起来似乎不是很惊艳,但在当时,这却是一个几乎无人踏足的领域。


初入茶业 瞄准茶叶深加工方向

【访谈】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茶饮料当时是一个很先驱的这么一份工作。因为当时在全国几乎没有什么人在做这个产业。在1985年,我们就开始从事茶饮料的研究,当时做了三款产品,一个叫桃茗,一个叫橘茗,一个叫茶可乐。

八十年代的中国,民营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花了大功夫研发的茶饮料,虽然口碑不错,但由于完全超出了当时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销售一段时间后,不得不草草收场。

【访谈】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很遗憾的的确是做了先驱,或者说做了先烈,现在说就叫先烈。那时候太早了,跟社会不接轨。大家那时候都比较拮据。像一瓶茶饮料也要好几毛钱。那么对一般家庭来说几毛钱可能就一天的蔬菜费了,所以一般是舍不得去买的。后来这个项目就是这么最后终结了,因为市场没有完全铺开。


三个月奇迹完成提取任务

劳累过度导致胆囊切除

科研的脚步并没有随着这次失败而停止,1991年,对于屠幼英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年仅30岁的她接到了一个任务,要求三个月内制作18吨的茶多酚浓缩液出口到韩国,这也是中国第一代出口到韩国的茶多酚。年轻的团队、紧凑的时间、巨大的压力,屠幼英回想当初都不禁感叹: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挺过来的。

【访谈】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我和团队一起花了3个月的时间,3个月不睡觉,现在我想起来是不知道自己怎么挺过来,3个月没有睡觉。因为我们要4个工厂同时做才能完成这个单子。那么就是一辆车,我要24小时这么巡回的要去看,这个没有先进的设备,只有靠我们的经验来做,这全部是我们自己摸索的。你不能有误差,不能有错误。

三个月不眠不休,18吨茶多酚浓缩液终于如约保质保量的送到了韩国,但随之,劳累过度的屠幼英也立即被送往医院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访谈】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因为那个单子当时是18万美元吧,我记得还是。 我现在说我的一颗胆是比较值钱的,因为我那颗胆三个月就被拿掉了,因为一直不睡觉,所以整个代谢混乱了,那个胆就叫泥沙型多发性结石。

虽然身体上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这次经历也让屠幼英积累了不少经验,并且当时30岁的她就作为“中国食品添加剂——茶多酚”的国家行业标准重要起草人之一,参与了项目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


留学日本 开启深加工新思路

1994年,屠幼英在恩师童启庆的推荐下,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转到了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工作,也就是现在的浙江大学茶学系。1999年,前往日本静冈大学留学,但也正是这次留学的经历,对她之后的主要科研方向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访谈】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我一踏入日本的土地,就给我一个震撼。这么多的茶饮料,我想都不敢想。而且那个包装也很漂亮,很清新,就觉得原来世界上茶饮料已经做得这么好了,我觉得我在国内做的也算是早,也算多的,自己一下子觉得自己太幼稚了,有落差,有点井底之蛙的感觉。真的对思想上,或者对心灵,就有一种震撼,一种冲击。那时候就想,那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就那一年真的是收获特别大。所以我那时候回来以后就下决心,我说我们怎么样要把真正的中国的茶叶,能够就是像日本一样,做的又好吃,又好喝,又健康。所以我到后来回国以后,慢慢的(研究)方向有所转变。

【实况】

从日本留学回来后,屠幼英就开始重点朝着茶衍生品研究发力。茶含片、茶糖、茶面膜、茶香皂等各式各样的茶叶产品都相继研发成功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益。现在正在进行品鉴的这几款通过高压技术制成的茶叶,就是屠幼英下一步即将研究的茶叶加工新科技。

【采访】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  童启庆:从长时间的接触当中,我觉得屠幼英老师是一个很勤奋,很有思想的一个教学和科研的工作者,她能够在很繁忙的工作中,能够不断地创新,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不断的吸取其他行业的经验,把茶能够从单一的茶走出茶界,跨界的开发出很多的新产品,我觉得这样能够使我们这个茶能够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也是跟她的勤奋努力分不开。


人生“一缕茶香”  最喜桃李芬芳

屠幼英老师从事茶行业工作三十多年来,一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发表国内论文130余篇,SCI级论文近80篇,获得的荣誉更是不可胜举。但屠老师却对记者说,她从业三十余年最大的收获,其实是培养的那些学生们。

这首歌的歌名叫《一缕茶香》,是屠老师的学生们作词作曲,并在五十岁生日当天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访谈】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

我50岁那年,他们专门为我这唱创作了一首歌曲,一缕茶香,我每次想起这件事情,有时候真的会情不自禁。对,还会流眼泪,真的是因为我说世界上有谁能得到这种享受,这是最大的荣誉,最大的享受。

屠幼英老师的办公桌旁放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装饰,她说这都是学生们送给她的祝福。

【访谈】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有一个韩国的学生就送了我微笑两个字,她用木头刻的。然后还有一个,张着嘴在笑的一个小猴,也是我的学生送给我的,让我每天要开心。然后他们其实还有一张贺卡,当时也是说涂老师记得每天要微笑哦。

屠幼英老师在浙江大学茶学系可以说是公认的女神,有很多留学生还会亲切的称她为“中国妈妈”。

【采访】韩国留学生金恩惠:屠老师她是公私比较分明的一位老师。她若是工作的时候,因为毕竟是我们都是他的学生,她对事还是很严谨的。但是生活上面是她是对我们,应该也可以算是我们中国的母亲,她对我们是特别照顾。我们是会叫她中国妈妈,尤其是我是会叫她中国妈妈的。

【访谈】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我说一方面,要教学要上课,另外一方面要带研究生,但是还要做科研,但是最大的,我的收获实际上是培养了那么多的孩子们,他们就像我自己的家人。做老师,我说是世界上,真的是最富有的人。

至今,屠幼英老师已经培养了70余位茶学硕士、博士,她的学生已经在茶产业中发挥力量、创造影响,每年节假日学生们都会送上暖心的祝福,屠幼英说这是付出后换来的回报,也是教育工作者特有的幸福。


记者笔记

亲切、和蔼、给人温暖,这是专访期间我所感受到的,敢拼、发狠、誓不罢休,也是这段时间我所体会到的,在这个中国茶学的高等学府,茶叶深加工逐梦人屠老师,带着自己的团队探索、专研,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中国茶业的未来,触摸中国茶业的明天。

视频文字来源:茶频道《茶闻天下》

视频链接:http://v.qq.com/x/page/l0846khyx3o.html

(资料来源:茶的大视界,作者:茶闻天下李宜玲)